平均年龄超65岁!他们在梅城这条老街与汉乐结缘...
1月初,平均寒潮来袭,年龄北风凛冽。超岁城条九游早晨八点,老街位于梅城江北东湖路42号的汉乐一间店铺大门像往常一样被打开,照例有十几位老人陆续来到这里泡茶聊天。结缘“梅州乐友会”五个大字挂在墙上,平均很是年龄显眼。不久,超岁城条二胡、老街琵琶、汉乐九游扬琴声渐渐响起,结缘小店铺的平均热闹时间便开始了。
东湖路42号这片小天地是年龄梅州乐友会的音乐世界。
东湖路42号是超岁城条一个临街的老式店铺,面积不大,装修的痕迹几乎也被时光消磨,简单的店铺被会员们自带的桌椅板凳、乐器、茶具塞得满满当当。梅州乐友会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汉乐爱好者聚在这里,他们当中既有汉乐专业团体的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有不少民间汉乐爱好者。前几日,乐友会刚刚加入了一位40多岁的新会员,这让会长李星粦很是开心:“越年轻的人加入越好,我们这代人上了年纪,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精力玩了。”
乐友推陈出新,在汉乐演奏中加入了大提琴,以增强低音。
李星粦是最早一批加入乐友会的会员,他还记得那是在2002年初,“没有像样的桌椅,大家贡献了几张,乐器也是各自带过来”,十几个人捐钱捐物搭起了这个交流平台。如今,这个习惯也被传承下来,墙上的大红纸写满了大家的捐赠:“10月30日捐金灶牌煮水壶一只”“12月17日捐接待用芙蓉王香烟一条”“12月20日捐公共用茶清凉山一包”……
乐友会的活动经费依靠会员自愿捐赠,每一笔捐赠都写在红纸上张榜公布。
每个人的音乐基础各不相同,但加入乐友会的初衷都是一致的。“这个平台为我们这些老人家提供了一个非常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促进了身心的健康,体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今年74岁的林平倚靠在椅背上,缓缓诉说着乐友会对他的意义。他曾因为脑梗住进了医院,刚回到乐友会的时候手指还有些不灵活,不敢拉头弦,如今的他已经恢复如初,满脸笑意讲述这些事。
81岁的李汉奎曾经是上杭县汉剧团演员,谈起60多年前学习汉剧的往事依然兴奋不已。
在蓝洪盛眼中,乐友会的魅力是大家一起和弦,互相对话、互相支撑,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多面手”,“人是怕孤独的,玩汉乐就像是与音乐对话一样,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语言上的沟通,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对话。”74岁的李运生已是乐友会十多年的老会员了,他坐在自己喜爱的扬琴面前,指着墙上一排的乐器,“乐器基本上都是大家各自带来的,有的老同志,人走了,乐器也就留在这了。”
二十多年前,李星粦和十几个乐友结识于东湖路,继而成立梅州乐友会,聚会地点也辗转梅松路、公园路、月宫巷,最后他们又回到了东湖路,回到这个最初因汉乐结缘的地方。
会员捐赠的锣鼓板眼已经使用了二三十年,斑驳表面充满岁月的痕迹。
乐友会仍在使用手抄的乐谱。
始建于民国时期的东湖路曾经是商贸繁华之地,梅州乐友会旁一家杂货店的老人回忆,这条街上以前有许多打铁店,烧红的铁器放入东门塘,“滋滋”声整日环绕耳畔。如今东湖路日渐冷清,老人却已习惯汉乐声环绕。琵琶、扬琴、头弦、提胡、古筝、椰胡……各式乐器一响起来,汉乐便成了这条古老街道的新旋律。
本报记者:赖运香、林翔
图片/视频:摄影记者 林翔
编辑:廖玉芳
- ·外国游客迷上了中国“生态游”(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 ·即将揭榜!“首届大湾区人民最喜爱的贵州土特产评选”榜单公示
- ·极飞助春耕 新农人用上新农具
- ·保花关键期,茂南区开展荔枝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班
- ·南方大范围阴雨持续 多地将在湿冷中度过周末
- ·年上市约3.7亿只!小乳鸽“展翼”飞向预制菜风口
- ·藏在闹市区的百年邮局
- ·黄皮花开,春满郁南!3月30日,来赴一场春日之约
- ·“善美韶农”韶关农业品牌亮相湾区应聘会
-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名单公示,惠州顺兴食品入围
- ·10家上市巨头有7家代养比例超50%
- ·与树为邻,与花为友!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等你来认种
- ·3000家门店及线上平台在售,钱大妈“上新”云南蓝莓以及葡萄
- ·2024南国书香节将于8月16到20日举行
- ·快评丨他们缺的不是报警器,而是报警的勇气
- ·放下乐器拎起铁锹,广州交响乐团种下绿美公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