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工厂因洪水停工 “中国辣条之乡”平江再次出圈
平江县,辣条隶属湖南省岳阳市,工厂工中国辣在湖南东北部汨罗江上游,因洪九游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水停位于湘、乡平鄂、江再赣交界处,次出成为三省商品物资的辣条集散地。平江是工厂工中国辣辣条的发源地,因其辣条产业的因洪蓬勃发展,被授予“中国辣条之乡”称号。水停近日辣条工厂因洪水停工之事冲上热搜榜首,乡平“辣条之乡”再次出圈。江再
洪水与返乡打工者的次出乡愁
2024年6月底7月初,湖南岳阳市平江县伍市镇连续降雨,辣条九游45岁的邓选华已经有几天没上班了。
被誉为中国辣条之乡的平江县,地处湖南东北部,四面环山,汨罗江流过这座小城。受6月中下旬以来的持续强降雨影响,平江县的城区水位破70年纪录,平江于7月1日21时30分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中心城区多处内涝,街道、老城居民区几乎全被淹,各乡镇多处塌方,道路阻断。洪峰过境之后,整个平江县正处于退水状态。
邓选华孩子所在的学校停课,丈夫干活的工地也停工。邓选华在湖南麻辣王子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厂里除了个别生产车间之外,都已经停产放假。这几年,平江县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国闻名的“辣条之乡”,其中有三十多家休闲食品企业聚集在伍市镇。
正常上班的时候,邓选华的一天从6点开始,洗漱后就开始做早餐,有时是煮鲜面条加荷包蛋,有时下碱水面,本地酱干、青椒肉丝做浇头。家里的小孩老人吃完早餐,她就和几位邻居一起坐厂车去上班。车间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齐全,和面、挤压熟化、拌料调味……邓选华所在的是分装车间。在伍市镇,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飘着一股麻辣味。
“湖南人,总是要点辣椒啵。”她说。
停工的这几天里,她依旧给一家人好好做三餐。1990年代末,她去广东东莞的电子厂做工,每次接到家里电话,她就紧张,“有事一打电话,我都提心吊胆,生怕是家里老人小孩怎么了。”2010年,她和丈夫回到平江伍市镇,夫妻俩一直在附近的建筑工地打工。2019年,她进入麻辣王子厂工作。“老的老了,小的还小,(很庆幸)在家能有一份工作,家里面也都能照看好。”这次县里遭遇洪水,但一家人能相互照应,这令她心安许多。
2024年7月2日,在平江县大桥西路附近,蓝天救援队队员在转移群众(图:新华社)
在东莞打工的那些年,邓选华每次想家的时候,就去工厂的小卖部找平江产的“麻辣”,这种廉价的辣味休闲食品往往售价五毛到一元,几乎每个厂的小卖部都能看到。对她来说,每次去小卖部买一包平江麻辣,撕开一尝,那股辣劲就是漂泊者便携的乡愁。
平江县高新区集中了麻辣王子、劲仔小鱼、旺辉等辣味休闲食品厂家,这些湖湘风味的休闲零食受到全国市场欢迎。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辣条年总产值600多亿元,平江县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达200多亿元。全国600多家辣条企业中,平江县境内有116家,其中全国90%的辣条企业都由平江人创办。
因停水、交通受阻、通信中断等多方面的汛情影响,目前伍市工业园区不少工厂处于停工状态。麻辣王子厂正常情况下单日的出货量约500万包左右,汛情影响着生产和订单的交付。
湖南麻辣王子食品有限公司的辣条生产车间(图:受访者提供)
7月2日,一位麻辣王子的工作人员对《南方人物周刊》表示,因为工厂的员工基本来自平江县伍市镇、汨罗市长乐镇等周边地区,不少员工的家中都受到了汛情影响。“工厂那边,供水、供电、交通、通信都在有序地恢复中,预计5天左右就可以恢复生产了。”7月3日早上,“麻辣王子停产”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她十分紧张,点进去详细一看,发现是那些辣条消费者和关注平江水灾的网友顶上去的。
7月3日,汨罗江平江段的洪峰已经过境,全县处于退水状态。麻辣王子创始人张玉东在朋友圈表示,会争取在保障生产、生活安全的同时尽快恢复生产,“让大家的正宗麻辣辣条不断货。”同时表示平江的防汛救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我们不希望占用过多的公共资源,请大家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平江受灾的群众。”
- ·春天,相会电影院!清明、五一档电影片单在京发布
- ·猪肉价格同比下跌13.2%!6月梅州CPI还有这些变化→
- ·梅州召开2022年梅州柚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专题研究会:持续发力 擦亮梅州柚“金字招牌”
- ·助推梅州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来梅考察指导
- ·塘租全线狂跌!广东天价鱼塘、虾塘流拍严正,养殖户弃养潮惠临
- ·梅州综保区迎封关运行以来最大单货物通关入区!价值近2000万元!
- ·助推梅州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来梅考察指导
- ·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 · 非凡十年丨摘掉贫困帽 踏上奔康路!梅州349个省定相对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
- ·揭秘!“汕尾三鲜”的鲜味明码
- ·梅州热“晴”虽迟但到!38℃高温将出现在7月24日前后
- ·这几天,感觉就亿个“热”字!@梅州人,更热的还在后面…
- ·出道!梅州6个茶产品获评省“推荐名茶”→
- ·年均超亿亩!全球增绿最快最多 我国“绿色家底”不断增厚
- ·梅州两件作品获第30届广东人大新闻奖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开营!三条线路多种探索让孩子体验不一样暑假生活
- ·全省首个玉米区域产量保险落地梅州!为种植户提供364.8万元保障
- ·减速盘活村落子闲置资产丨市委布告抓村落子复原(2025.02.10
- ·梅州外汇指定银行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降本:上半年企业节约资金超2000万元
- ·热浪滚滚,幸有清凉问候!梅州一线劳动者这样度过酷暑→
- ·全力冲刺争创佳绩!梅州46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田径项目角逐
- ·被困超120小时,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救出第9名幸存者
- ·热化了…今日兴宁37.7℃!未来10天还是“热浪滚滚”
- ·2022年市直民办学校初一级免摇号录取人员及报名资格最终审核结果出炉啦!
- ·梅州开出首张罚单!新规实施,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未持证上岗罚款5500元!
- ·2025清明节单日票房1.54亿元
- ·“深漂”青年返乡当“农民工”,看他如何深挖林下富矿→